Home New

我不在那儿 I'm Not There(2007)

我不在那儿 I'm Not There(2007)

又名: 七人一个卜戴伦(港) / 摇滚·启示录(台) / 身不在此(台) / 巴布迪伦的七段航程 / 我不在场 / 自由驰骋 / 摇滚启示录

导演: 托德·海因斯

编剧: 托德·海因斯 欧伦·穆弗曼

主演: 凯特·布兰切特 本·卫肖 克里斯蒂安·贝尔 理查·基尔 希斯·莱杰 朱丽安·摩尔 皮特·弗雷德曼 金·戈顿 夏洛特·甘斯布 米歇尔·威廉姆斯

类型: 剧情 音乐 传记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德国 加拿大

上映日期: 2007-11-21(美国)

片长: 135分钟(美国) IMDb: tt0368794 豆瓣评分:7.9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演员:



影评:

  1. 在威尼斯看过此片首映后一直胸怀激荡,即刻就产生了再看一遍的愿望,不过大概还有更多人排着队要看此片,之后的几场放映会场场爆满,终于,我再看一遍的愿望无法达成。但好歹我有过141分钟令人激动的音乐体验,早已经自觉非常幸福啦。
     
    (有多好看?这样说吧:如果你喜欢Bob Dylan,你一定要看。即使你之前并不喜欢Dylan,看后你也一定会爱上他。另一个你会爱上的人是Cate Blanchett。Todd Haynes对Cate的改造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为什么,世界上竟然有这样橡皮泥一样的人,想捏成什么样就变成什么样?而这次,电影公映以后,Cate定会成为全世界女同志们的集体爱慕对象!这一点,我丝毫没夸张。)

    但客观地讲,几位Dylan中最出色的是Christian Bale,尽管六位演员都很棒,但他还是脱颖而出。无论是口音还是腔调,连动作都似,关键只有他并不是单纯地模仿,他给Dylan带来了不一样的东西,但就是那么令人信服。不过Cate Blanchett身为女人的特殊性抢了风头,我心目中第二出色的是演“Woody Guthrie”的黑人小孩。
    配角都很好,几乎抢了主角的戏。Michelle Williams演的Coco Levington是个大惊喜。这个角色几乎是Edie Sedgewick的化身,Michelle的演出可比Sienna Miller强一千倍,太美,太神似了,相比,他的老公Heath Ledger虽然戏份很多,但只懂得卖弄鼻音,让我老想起《断背山》,一点也比不过他只有两幕戏的老婆。Charlotte Gainsbourg也非常好,她跟Heath演对手戏,她的角色Claire影射的是Dylan的前妻Sara Lowndes。结果我只记得她,一点不记得Heath的表现有什么亮点。Julianne Moore的角色非常非常Joan Baez,这一点,在放片时引来影厅内阵阵笑声……因为太像了……而她们本来又那么不像……
     
    说回电影。《I'm not There》可以说是Todd Haynes最精致的一部作品。据肉眼判断,至少用了三种不同的胶片拍摄,有那么多大明星和超豪华的配乐,结构前所未有地完整(尽管叙事是零散的片段式),而且还拍了不少外景(-_-)!跟Todd以前那些简陋而充满灵气的作品相比,这次他的拳脚放得更开,而且不是一点点。于是,他似乎很想把过去玩过但由于资金所限没能做到理想效果的元素全都搬出来重新展示一把,因此可以看到许多他最擅长的手法:《毒药》里的假纪录片,《Velvet Goldmine》和《Dottie Get Spanked》里通过电视媒体视角探讨问题的叙事手段,《Superstar》和《VG》里的MV感,《远离天堂》里的melodrama式叙事……当然,故事的主线也继承了《Superstar》和《VG》传记与虚构相结合的手法,从某种意义上说,6位演员都是Todd的芭比娃娃,芭比娃娃可以将Karen Carpenter的故事讲得那么动人,6位演员更可以。
     
    从个人角度说,《INT》还有一个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方:兰波——在《VG》中,Todd曾把David Bowie和Bryan Ferry比作王尔德的后人;这一次,他又把Bob Dylan比作是兰波的转世。当《香水》男Ben Whishaw在接受盘问的时候报上名字:“Arthur Rimbaud, R-I-M-B-A-U-D, Oct. 20th, 1883……”我真是感动得热泪盈眶——为何Todd同学居然如此与我心灵相通,不但偏好一致,连YY起来的思路都一样呢?
    Ben的造型很成功,连我这个兰波专家都觉得他很神似,远比Leonardo DiCaprio像(当然,我仍然认为形象上最接近兰波的是年轻时的Hugh Grant)。
     
    尽管Todd同学这次出手宽裕了一些,但放在好莱坞,这还是一部相当省钱的电影——Dylan没要版税,明星演员几乎都不拿片酬,许多音乐人免费送了歌……不过,这些音乐人翻的Dylan歌几乎都没能收进电影。影片中非Dylan演绎的歌我能分辨出来的只有Yo La Tengo和Calexico,片尾,在Dylan自己唱完Like a Rolling Stone后,伴字幕出来的还有Sonic Youth版I'm Not There,真是太好听了,严重推荐,最后还有安东尼小胖子唱的Knocking On Heaven's Door,效果也很奇妙。据说Charlotte Gainsbourg唱的Like A Woman也特别好,不过电影里放不下了,Todd还得意地强调说,Soundtrack出来后你们一定要听听。

    再说一下片名《I'm Not There》,我说过我并不是Dylan忠实的乐迷(Todd Haynes也不是),因此之前并没有听过这首被用作电影标题的歌。此曲收录在60年代的B-Sides专辑《地下室作品集》中,充满了半成品的粗糙感。为什么Todd会选择这么一首Dylan的歌作为标题?很简单。想想Velvet Goldmine,也是一首B_sides。这是一首诉说的是一个人想出现在另一个人的身边提供援手却力所不能及时的焦虑和痛苦。“我多么想在你身边,但我不在。我走了。”说的是谁呢?是Bob Dylan自我审视,是Todd Haynes的想象?都是。Todd在发布会上说,第一次听这首歌,他就深深被迷住了。除了这首歌表达的这种力所不能及的痛苦外,他还联想到兰波(Arthur Rimbaud)有名的一句诗:“I is another。”这种“在别处”的疏离感,与Dylan人生的复杂性和诗意是多么的吻合。

    其实,说了这么多,我却似乎几乎没说到重点。请原谅我在劳累状态下的思路混乱。
    究竟为什么好看,我想喜欢过Todd以前任何一部作品的人都明白。顺便说个小八卦,看《I'm Not There》前,我在威斯汀的露台上遇到刚看完一部片,还在等下一部片开场的Gregg Araki。伊正好有时间,于是俺很兴奋地跟他聊了一下竞赛片的观感。不出所料,他说目前最喜欢《色戒》,接下来最期待《I'm Not There》。说到Todd Haynes的名字,他就两眼放光,盛赞起来。他说《Superstar》永远在他心中占据着一个特别重要的位置,and all Todd's movies are always very interesting。我瞬间明白,为什么这两个人我都喜欢。

    说了那么多好话,再说坏话。
    第一,显然Todd Haynes并没有像喜欢David Bowie那样喜欢Bob Dylan——《INT》没有《VG》那么有激情,每一分钟都感觉得到。结尾尤其明显——Todd也太草草了事了。这是他最没有力量的一次结尾。
    第二,这个片子里有一些非导演剪辑的痕迹,比如heath ledger和richard gere,这两个演得最差的dylan,却有相当高的出现频率。至于Cate Blanchett那一段超重甚至开始有点卖弄的戏份,不用说了,一定又是哈维·温斯坦的主意。

    *****补充分隔线*******
    时隔半年后看了第二遍。理性地看此片时,有一些问题是我后来想到的:
    可触摸的真实,背后道出的却是不可触摸的深意,这是Todd Haynes最擅长的。如果把此片看作是bob dylan的传记片,甚至“纪录片”,那么你首先已经错了。它的确引用了大量史实,但是目的决不是告诉你bob dylan的生平是怎样的,弦外之音才是这部电影的意义。它其实不是一部传记片,借dylan故事,Todd Haynes诉说的是那一代人的情结。他理想中的dylan,像Rimbaud一样,早在仍然年轻时就死去了。

    也许,I'm not There这个标题本身还有另一层意思——The poet, prophet, outlaw, fake, star of electricity, that Bob Dylan is gone.
  2. 虽然通常来说多媒体的方式因为有影像的辅助都会比较通俗易懂,但如果你不了解Bob Dylan,就别指望通过这部《I'm Not There》来了解他,那是我犯下的错。也许《No Direction Home》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Martin Scorsese竟然也会拍这种电影,我原来以为他只会给Al Capone立传。于是我在读了Bob Dylan的维基百科后又卷土重来。Bob Dylan原名Robert Allen Zimmerman,犹太人,1941年生人。影片的导演Todd Haynes用了六位演员表现Bob Dylan不同时期,不同角色,用了不一样的名字,更使用的多线程手法甚至让人感觉本片“扑朔迷离”。

    抗议者

    Christian Bale在片中叫Jack Rollins和Pastor John。Jack隐射了六十年代早期的Dylan,在这个时期,他创作了许多关于民权和反战主题的歌曲。1963,Dylan和当时极力赞赏并支持他的民谣女皇Joan Baez(片中Julianne Moore扮演的Alice Fabian)曾经参加了著名的民权运动游行,“华盛顿大进军”。正是在这次大游行中,Martin Luther King发表了他著名的《我有一个梦》的演讲。Dylan也逐渐成为人们心目中民权运动的代言人,但是他本人却对此开始反感起来。1963年底,在肯尼迪总统被刺杀不久之后,他前往接受国家紧急民权委员会的一个颁奖仪式,他带着酒气,质疑了委员会的作用。在此之后,他逐渐远离民权运动和抗议歌曲。Pastor John代表了1979到1981时的Dylan,1979年,他成为一名再生的基督徒。宗教信仰影响了这段时间的三张专辑,Slow Train Coming、Saved和Shot of Love都带有浓重的宗教气息。Christian Bale实在是个了不起的演员,大背头,飞机头,爆炸头都那么有板有眼。

    摇滚明星

    Cate Blanchett饰演的Jude Quinn。Jude代表了1965到1966的Dylan,六十年代的民谣音乐界,对于摇滚乐的出现与盛行普遍感到不满。Dylan却在1965年的民谣音乐节中,第一次在舞台上使用电吉他表演。他仅演唱了三首歌就被愤怒的听众赶下台,这被认为是他从民谣转向摇滚乐的转折点。1966年5月,在曼彻斯特的表演中,台下的听众冲着他大叫“犹大”,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这个时期,Cate饰演的Dylan总是紧锁眉头,他放弃了原先的抗议歌曲。剧中他说到,“连肯尼迪都不能改变这个世界,难道我可以?难道音乐可以?音乐只是音乐。”1961年,越南战争爆发,一直延续到1975年,也让他了解到音乐并不能承载太多东西。Cate也因在此片中的出色表演,获得当年金球奖最佳女配角。片中Jude有一次匆匆赶来赴约,和四个西瓜头小男孩嬉笑打闹,就是传说中的Beatles。

    童年

    Marcus Carl Franklin饰演Woody Guthrie。Todd不仅让女人来演Bob Dylan,还让黑人来演,想法着实怪异。Woody Guthrie是Dylan的偶像,他的早期作品受到Woody Guthrie和黑人布鲁斯的影响。黑人男孩Woody对传统音乐了如指掌,他甚至能比火车上的老人知道更多更久远的东西,但那始终都是别人的音乐。在旅行途中,一位女士对他说:“Live your own time, child, sing about your own time”,也让他深受启发。Woody也代表了一个注定了无依无靠,永远生活在路上,“like a rolling stone”的Dylan。

    隐士

    Richard Gere饰演Billy the Kid。Billy隐射了Dylan曾经出演过的Sam Peckinpah导演的电影《比利小子》。片中在小镇Riddle的隐居生活也表现了Dylan想逃离聚光灯的一种想法。实际上在1966年,Dylan曾经因为摩托车事故身受重伤,一度隐居在Woodstock,他也是这个地方最著名的居民。Woodstock到现在40年了,陶喆也用它设套让听众浮想联翩。李安的新片《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和纪录片《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同样值得关注。后者片源很冷,下不太动,听说Martin Scorsese也参加了此片的后期制作,真是个文化人,错看他了。

    凡人

    Heath Ledger饰演Robbie Clark。在片中,Heath饰演的角色代表了Dylan的演员身份,并涉及了大量他的家庭生活。Heath在片中有一场戏中戏,扮演了Christian Bale饰演的那个Jack Rollins,有点拗口。如果Todd让六个人都用一个名字的话,岂不是变成Dylan扮演了Dylan了吗?片中Charlotte Gainsbourg饰演的Claire可能代表了Dylan的前任妻子Sara Dylan。Dylan于1965年和他的第一任妻子Sara结婚,并于1977年离婚,共有四个儿女。Charlotte扮演的Claire让人印象深刻,但Sara实际上是一名时装模特,舞台剧演员,出身于维明顿。不是法国人,也不是画家,不知道这些是从哪里来的。

    诗人

    Ben Whishaw饰演Arthur Rimbaud。Rimbaud也是Dylan的极为仰慕的一位诗人,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也经常会引用Rimbaud的诗句。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中Rimbaud受审的过程中所说的话都是Dylan在过去访谈节目中的真实资料。他在片中的一段“七不规范”也很有意思:

    1. 不要相信穿着雨衣的警察 2. 当心热情和爱情,它们都是一时之快而且飘忽不定 3. 当被别人为起你是否关心过世上的重大问题时,紧盯他的双眼,他就不会问第二次了 4. 不要说出你的真名 5. 如果被要求审视一下自己,也千万别这么做 6. 不要说、也不要做任何你周围的人所不能理解的事 7. 不要试图创造什么,它会伴你一生

    题外话,犹太人里影帝影后辈出:Dustin Hoffman,Harrison Ford,Natalie Portman ,Jake Gyllenhaal,Steven Spielberg,Woody Allen,Scarlett Johansson。

    参考资料

    相关作品

  3. 這是一部很精采的電影
    但是他的精采包含著龐大的背景知識
    如果只是平常從報章雜誌裡聽過他的名子
    在廣播裡聽過幾首他的音樂
    .....如果是這樣的話......
    那進去之後雖然不會到看不懂
    甚至可能覺得很精采
    但是很多有趣的連結會通通接不上
    而出現一種好似在霧中
    看的見卻看不清的感覺
    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呢?
    因為這就是我第一次看之後的感覺 XD

    之後我看了很多的文獻資料
    聽了很多他的音樂
    慢慢去思考電影的橋段
    再重新看一次電影
    我才多了解一些事情

    以下有很多是我自己的猜想
    實際上也許並非如此也說不定

    我認為這部電影是專門為Bob Dylan所拍攝的
    並且以Bob一貫的顛覆手法
    企圖顛覆所有的觀影人
    最主要的目標是那些BOB Dylan的專家
    或是崇尚文藝的知識份子
    這些人可能會在這部電影裡面著了道而迷了路

    至於不懂這些的人不會有這種類型的顛覆
    但是那一堆看不懂的聯結本身就是一種顛覆了 XD

    導演故意用一種很混亂很繁雜而龐大的資訊
    在很短的片段不斷地切換
    並且不作任何解釋不斷跳換
    (那種...如果你是專家...那你應該了解...應該接得上的感覺)
    企圖惡整這些"內行"人士
    為什麼呢?
    我猜是因為...
    這種手法是向Bob致敬的最佳方式!!

    怎麼說呢?

    第一、Bob一輩子所從事的事情
    民謠歌手、藍調歌手、左派抗議歌手、搖滾樂手、福音歌手
    Nobel文學獎提名人、流浪四方的吟遊詩人
    Bob在每一個領域幾乎都邁向最顛峰位置
    (這讓我想起了達文西....)
    所以把這些不同面向的Bob藉由不同的人物角色去詮釋
    試圖表達這在平常人的身上只能作到其中一項就已很不容易了
    而能合在一人身上是很稀少的

    第二、到達頂峰的人生
    並不是像我們所想的那般有趣
    成名後的Bob深為自身極高的名氣所擾
    他試圖藉由很多出軌的行徑
    想要毀掉自己所建立起的名聲
    然後又跳到另外一個領域裡
    灌注自己的才華再次發光發熱

    還記得片中有一段搖滾樂被台下的群眾噓嗎?
    台下的群眾很多是當時的文藝青年
    他們覺得玩搖滾的Bob背叛了他們也背叛了Bob自己
    但其實根本就沒有背叛誰
    文青的意識形態和形式主義的作祟
    讓他們只能看的見形式、聽不見內容
    進而變成瞎子

    這也不是專屬於文藝青年的通病
    所有的族群都有著這樣的一種記號
    類似心裡疾病的污名化
    Bob認為被冠上某某權威或是某某教父之類的
    對他而言其實是一種污名化
    這讓所有的人被一種框架的刻板印象困住
    讓這些人變成了某種神或是物體
    而不被當成一個人來看待

    當然...這種事情古今中外皆然
    只是民風不同而有所變化

    第三、我猜想Bob並不是"為了顛覆而顛覆"
    (就像是為了寫詩而寫詩、為了賺錢而賺錢...)
    他看見事情的發展
    他覺得應該怎麼作
    不問後果地就去作就去嘗試和改變
    也許改變的當下他遭遇很大的阻力
    但他還是繼續"變"下去

    最後、若是如此那我猜導演也同時傳遞了一個訊息
    其實不是Bob偉大所以他能在這麼多領域裡出類拔萃
    而是他"敢作改變並且堅持"
    因為大部分的人並不習慣太大的改變
    (我們雖然喜歡變換口味,但喜歡事物的基調是不變的)
    不斷地推翻自己
    (而不是推翻別人)
    這樣的自己才有可能有所不同
    (自己果然是最大的敵人,最難跨越的框架!!!)

    整部電影在劇情和Bob的音樂中慢慢度過
    是一部非常用心與好看的電影
  4. 关于I'm not there和No direction home两部Bob Dylan的传记电影,我是这么看的。要是你对Bob Dylan不太了解,千万别看I'm not there,基本上看不懂,导演弄了很多表现手法在里头,整了6个完全不同的Dylan,还分别叫Woody、Arthur、Jack、Jude、Robbie和Billy,时空交错,一会儿分段,一会儿又堆一起,谁搞得清楚,看着特别累。但不得不说演员很好,Cate Blanchett女扮男装的最有神韵!太惊艳了!这不拿了个金球奖最佳女配角。另一女配角Charlott Gainsberg太美了,这段我完全冲着她看完的。还有演Woody Guthrie崇拜阶段的小黑人演得特别好,早慧啊。
    如果想通过电影了解Bob Dylan,最好还是看老马丁·西克塞斯拍的No direction home,纯纪录片,都是货真价实的Dlyan,婴儿肥阶段的,新港音乐节阶段的,像块滚石阶段的,皱纹老头儿阶段的…… 4个小时,巡演+音乐节的表演都很嗲,把Dylan早期经典作品都收了。从这电影顺便知道了Dylan以前的女朋友,民谣歌手Joan Baez,天籁啊,怎么国内很少有人提呢?Dlyan很复杂,背景交待很详细,4个小时电影一半讲他如何成长成熟,一半讲他像块滚石转变风格了,然后就没了……后来的Dylan怎么回事?不知道,我得找本《像块滚石一样》看看。
    还有最近的Factory Girl,从中可以了解Dylan不爽Andy Warhol的原因。

    另外《爱摇》的一位同志对“像块滚石一样”的说法提出异议:话说我也没做过什么调查,英语也是外行,只是手头有本《硬汉多功能词典》,上面有like a rolling stone这个短语,说意思是“无家可归的人”,我觉得这就是正解,清楚明了,BOB那首歌,意思顺下来唱到这句,我觉得还是正解,那本牛逼的摇滚杂志,大致用这个意思,如果还能找到一个简练符合中文习惯的说法,无家可归的人还是正解。像一块滚石是什么意思,我不大相信美国有什么俗语说法之类的,滚石……难道是西部大荒原上风滚草一类的东西?